星期二, 10月 02, 2007

二人の世界 1971



六十年代後期, 舅父在家中添置了第一部黑白電視機, 是National的產品, 外殼是木制的,而附有可關閉的活動摺門, 那部電視機看了很多年…
對於六、七十年代的家庭,能擁有一部黑白電視機,已是很幸福的樣子…當時是香港人第一次接觸到「日劇」的時代,當時家傳戶曉的一部日本‘電視片集’,就是由 粟原小卷 及 竹脇無我 主演的 「二人世界」,日本原名亦是「二人の世界」。
當時經歴過二次大戰的人都進入了中年, 對日本人的印像不很正面, 由這部「二人世界」開始, 香港人開始接受日本文化。 記得母親初看這套‘電視片集’時, 說了這句話:「哦!原來日本人都跟我們差不多呀…」。

「二人世界」確實發揮到政治家所不能成就的事業! 它化解了部份的民族仇恨! 當大家都看見一對日本情侶發生的平凡愛情故事, 那種東方人世務態度, 與我們有多大分別? 還有英俊靚仔的 竹脇無我 ,賢良淑德的 粟原小卷 , 這種代表着人類追求辛福的lC0N, 有誰會不接受? 嫁到日本的本港歌星 陳美玲 ,曾在接受電視訪問時聲稱自己最理想的對像就是要像 竹脇無我 的正真男仕形像!

看「二人世界」時,我們才知道日本人在結婚時是用白色的。
能夠在YouTube上找到這段片段實在非常非常之感動! 持別是這首悅耳的主題曲!

5 則留言:

匿名 說...

剛聽過你的‘二人世界’了,多謝!
旋律確鉤起了印象,可惜聽著時,已無法記起該劇的任何影像及背景資料;大概是因為’71年時,在下還差點點,才進入青春期吧。
若非近期興翻炒70年代o既野,恐怕未必有得再欣賞囉!祇係…眼底下的70年代翻炒,祇有look,沒有feel,始終是皮囊欠骨,逃不了還是潮流工廠製做的浪漫…
…話是說得有點刻薄,但純屬個人抒發,休介懷!

wong kenny 說...

我嗰陣十歲都未夠,都識睇喎! 以前D靚人係男人似番男人,女人似番女人!

而家D偶像歌星似 姣婆仔、大檔睇水、白粉佬、旺角馬夫、小人、師奶面(e臣先生)、咖喱啡、白痴仔、婆姆、姑爺仔、紋身貨車司機、扎鐵工人、日本鴨…

匿名 說...

好單簡唧,而家D偶像,要經過image consultant‘創造’嘛,既唔可以做得太普通,又唔可以太重複,除非唔洗收設計同顧問費啦!仲有由頭到腳o既sponsors,都可能視偶像為投資工具,捧得紅,牌子又會值錢左都唔定。
再講,叫得做偶像,就梗係要吸引,有須要用‘偶像’黎充實自己思維或者幻想o既人啦…所以,偶像其實或多或少可反映出,呢個地方o既集體意識,同一般人對個人前境o既期待。傳統智慧話呢D叫‘社會多元化’,好事黎架!
你見我講到一舊舊,應該sense倒,在下已經對‘偶像’麻木左咯…塢塢!

wong kenny 說...

如果你有仔女或者小親戚要學D「偶像」紋身,穿環、拍丸、你會點呢? 有人話:紋身都有美感嘅…
以前紐約地鐵充滿塗鴉,話係‘文化’,但係殺人、打劫、強姦令地鐵成為罪犯天堂! 結果塗鴉令人見到都驚,現在已全部鏟走哂!其實係好「得人驚」,文乜化吖!

紋身穿環會愈攪愈多花臣,會演變成專登嚇Q你咁樣, 而且D人冇諗過D圖案會唔會0ut喎! 遲早出現D南美拉丁爛鬼咁樣嘅人!

外國D衰嘢無謂學叮!假前衛、真老土呀!

匿名 說...

先答你o既問題,如果係我o既仔女,好大程度上,係我自己o既責任:

人階有獲得啟發o既須要 — 未能從父母親朋處得到o既部份,會出現一個個o既思想真空,無論有意識與否,終歸要尋找填補…為人父母者,其中一個最關鍵課題(或者亦係挑戰),就係唔可以俾兒女,發展出太多真空,同埋出現左,唔好剩係識叫D仔女行遠D,任由自生自滅。至於親戚,就唯有外交手腕D,扮下社工,做得幾多得幾多,因為講到底,責任在其父母肩上。

紋身、塗鴉,部份都算有美感,幾artistic架。

好多事物其實都係中性o既,本身沒有所謂meaning。正邪好壞,都祇係人自己無意中注入去,又或者話,人自己(亦係無意中)選擇要點融匯o既問題。以語言為例,要明解,就祇有將某D發音,同某特定語言系統o既意思融匯;但必須注意,如此一來,發音同意思o既關係,就定左型架喇…有趣o既係,同一堆發音,套入另一個語言o既context,就幾乎一定會表達出其他意思。

由另個方面理解,在白畫紙上上彩,跟顯示器因應用者的多樣須要,由空白而續變 — 你寧見自己的思維,像二者中那個呢?

…唔,愈講愈玄添,都係點到即止算喇!

'It is the meaning we assign to the people and events we encounter that affect us for good or ill, not the events themselves.'
~ Hendrie Weisinger from his book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t Work.